老子 摘抄_老子经典段落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道德经》
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