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年_老子的明
”老子“又称李耳
人物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LaoziLaozi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英文名有:Lao Zi/Lao-Tzu。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古人有姓氏名字四个符号标记身份。姓对应的是早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而氏对应的是血缘氏族。一个姓下面有很多不同的氏。比如周人姬姓,商人子姓,楚人芈姓,秦人嬴姓。然后周人姬姓下面有孔氏,刘氏,孟氏等等。
因为氏代表血缘,所以同氏一般同宗。
姓是不允许随便改的,但是氏可以改变或由君主赏赐。先秦时候一般是创造新的氏,很少把人改变成已有的氏里面去,因此同氏依然同宗。后来有少数民族把自己改成汉姓氏,或者君上把自己的姓氏赏赐给下人,这样同氏就不一定有血缘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代替了部落,姓的功能也就渐渐被氏代替了。今天所说的姓,不过是当年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