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观点_席勒美学观点简述
到了西方近代,随着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美育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归属。“美育”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它并不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或科学教育,而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
以席勒为代表的近代资产阶级美育思想,之所以不同于古代,不仅在于它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还在于它对美育自身价值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席勒用书信体写成的重要美学著作——《美育书简》,已经不限于教育的角度,而是从变革社会、实现人性复归这样更广阔的范围论述美育的。
他看到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偏枯的事实,提出通过审美自由活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的人。
审美本质和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席勒继承康德关于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游戏的思想,认为人存在由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立统一而产生的游戏冲动。
审美和艺术就是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追求快感的目的。
审美过剩精力发泄论
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席勒继承康德关于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游戏的思想,认为人存在由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立统一而产生的游戏冲动。
审美和艺术就是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追求快感的目的。
斯宾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由游戏发展而来,它们都是过剩精力发泄的冲动性活动,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审美快感,并且不带功利性和目的性。
因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无需花费全部的精力去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就有过剩精力发泄于游戏或艺术活动。这一学说强调艺术或审美除了审美享受外,不存在功利和实用的目的,具有合理成分,但把艺术和审美活动同游戏活动等同起来,并简单地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不能科学地解释审美活动的本质,也没有科学地揭示艺术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