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内容

努力变强的名言_努力变强的成语

bellaraz2个月前 (09-12)百科知识8

形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诗有: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简介】名称: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创作时间:1935年10月;创作年代:近代;类型:七言律诗。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做区区小事不足道来。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从。

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吐强吞尽已空


强弱由人莫叹时


敢将衰弱附强宗


敢将衰弱附强宗


悯弱摧强真丈夫


梦中强弱自悠悠


剡溪柔弱难争强


俎肉者弱食者强


从来强弱不限域


人心未免处强弱


休夸谁弱又谁强

相关文章

法国哲学家的话_法国哲学家有谁

D试题分析: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的观点认为事物的运动是心灵思想的运动,否认了运动的物质性,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选项D正确。选项AB与题意无关;题目观点没有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故排除...

民族气节的好句_关于民族气节的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

关于鼓励人去做一件事情的名言

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2.老要靠别人的鼓励才去奋斗的人不算强者;有别人的鼓...

老子的智慧及其人生启示_老子的智慧及其人生启示作文

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有限 所以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以 要做到 无为而无所不为更多关于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启迪的问题。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

警句集锦100句_50个警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4.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人莫不饮食...

抄写一句名言_抄写一句名言开头要空两格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