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弃梦想的事例_关于放弃梦想的文案
1、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班固是《汉书》作者,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在班固死后,班昭继承班固事业,完成了《汉书》。
汉明帝时,匈奴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班超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他把笔杆扔了,就投军去了。
2、鲁迅弃医从文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
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
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
战国时候的洛阳人苏秦,游说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不成。
黑貂皮椅穿破了,百斤黄金用光了,回到家里“妻不下饪,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里人都不理睬他。
苏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研究其中的奇谋策略。
至更深夜半,头迷眼闭,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就拿一把锥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扎一下,醒了以后再读。如此苦读,一年以后出山,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完成了合纵大计,自己也腰挂六国相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
明代徐霞客,本衣食无忧,但是本着冒险家的精神和踏遍大好河山的理想,成为一名驴友,最终写成《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