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是什么_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是什么体裁
屈原所开创的诗体为“楚辞体”。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辞体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五言、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这是对《诗经》四言体的重大突破。
(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骚体”不拘于古诗的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或呼告,有发端,有展开,也有回环照应,脉络又是极其分明的。
(三)是体制上的扩展。屈原以前的诗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数十行的短章。而他的《离骚》则长达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长篇体制。
楚辞
屈原开创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以楚国文化为主体,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为特征的一种文学形式。楚辞的特点是富有抒情性和个性化,情感真挚,表现方式多样,常采用描写生活的方式展示情感。屈原的楚辞作品包括《离骚》、《天问》、《九章》等,被誉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