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内容

有关守信的事例_有关守信的事例50字

bellaraz2周前 (10-12)百科知识5

一、商鞅变法时,为了建立信誉,使出了立木为信的策略。

商鞅关于秦国变法的法令在拟好之后却并不急于公布,因为他担心秦国民众会不相信自己。

为了提高法令对人民的可信度同时也为了建立自己的信誉,商鞅在公开法令之前在秦国国都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同时,商鞅命人贴出告示,向城中的百姓宣称:只要谁能将南门外的这根木头搬到集市的北门,他就给其10两黄金。

商鞅帖出的告示成功的吸引了城中百姓的注意,然而大家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并没有人上前搬木头。因为,大家都不太相信商鞅会真的给出十两黄金的天价报酬!!

见没人行动,于是商鞅更换了告示并增加了筹码:谁要是能将南门外的木头搬运至北门,就给予他五十两黄金!!

终于,有一个人壮着胆子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把木头搬到了北门。这时商鞅如约支付了他五十两黄金!!

周围的人看到商鞅诚信的遵守约定之后,都叹气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早点站出来搬木头!

就在这时,商鞅见自己建立信誉的目的达到,于是当场公开了自己早就拟好的变法法令。

二、一个关于诚信反面教材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荒淫无道的昏君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褒姒虽然生得极为美丽但同时她也冷若冰霜,褒姒自从入宫以后一次都没有笑过!!

荒淫的周幽王为了博取自己喜欢的美人褒姒一笑,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效果都不甚理想。

最后,周幽王竟然听信了佞臣虢石父荒唐的意见:无故点起了镐京附近二十多座烽火台!!

烽火作为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周幽王点起的烽火成功的骗来了各路诸侯勤王的大军。各路诸侯勤王大军得知被骗,无奈白跑一趟的窘样也成功逗引了褒姒的发笑。

然而,周幽王这种毫无诚信的烽火戏诸侯的做法引起了各路诸侯的不满,后来等到镐京真正被入侵之时,对于又一次点起的烽火没有人再多加理会!!

三、曾子以身传教,为儿子杀猪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讲述的是我国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对于自己儿子以身传教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他儿子得知之后就哭着要跟母亲一起去集市。

曾子的妻子为了将儿子安抚在家中,于是她对儿子说:“你乖乖的回家,等我从集市上回来后就杀猪给你吃”。

后来,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见状拿起刀就准备杀猪!妻子急忙阻拦说道:“我那是遍小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去杀猪呢?”

曾子说道:“绝不能因为孩子小不懂事就欺骗他,小孩子不懂事是会受父母影响的,他们只会照着父母的样子有样学样,听从父母的教导。你如果欺骗他,那么他就会从你这里学会骗人!再说,做父母的欺骗孩子,父母在孩子心中将不再可信,这样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说罢二话不说就打猪给杀了。

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实守信小张良

张良,汉代人,从小就是尊敬老者、信守约定的好孩子。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是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

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

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采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2、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

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

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

相关文章

道德与智慧的名言警句现代_关于道德与智慧的典例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1、任凭世界百变,我依坚守底线。2、总是原谅,就总会遇到背叛。总是理解,就总会碰到不讲理。总是迁就,就总会遇到一厢情愿。做人有时候要有包容心,但...

适合自己的路的名人素材_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的名人素材

1、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在这次战争当中身负重伤,阖闾临死前嘱咐自己的儿子夫差一定要为自己报仇雪恨。夫差为了为父亲报仇,日夜训练兵士,积攒军力攻打越国。两...

毕加索的名言名句_毕加索的名言名句集锦

1、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2、绘画比我厉害,它使我惟命是从。——毕加索3、我不画我所看见的,我画我所知道的。——毕加索4、我画什么东西是在我思考它们的时候,而不是在我看到它们的时候。——毕加...

走在这条路上作文800字_走在这条道路上作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竹外...

搜索关于道德的名句_关于道德的名句名言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道德篇: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

关于路的外国名言_关于路的外国名言名句大全

1 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2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4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