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友谊的成语典故_有关友谊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友谊,形容彼此相互了解、信任、交情深厚。典故出自《列子?力命》:“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也?’鲍叔牙对曰:‘知子莫如孤,知管莫如孤。’”
杵臼之交:公沙穆与吴佑不计身份地位悬殊,以诚相待,互相信任,友谊深厚。典故出自《后汉书?公沙穆传》:“子墨,以友故,赐谷千斛。”
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深厚的知己和知音关系,形容彼此的音乐造诣相知、情感相投。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范张鸡黍: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情厚谊,形容朋友之间的信义和深情。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凡太守举孝廉,辄辞。荐于辽东太守范式。式遗告疾诸书言:‘式疾笃尚西京,君宜视我则大台。’”
竹马之交: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这些成语典故都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忠诚信任关系。
1、高山流水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管鲍之交
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3、刎颈之交
释义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忘年之交
释义: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5、 范张鸡黍
释义: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6、八拜之交
释义: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7、生死之交
释义:同生共死的交谊。
出处:元·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8、胶漆之交
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出自《鲠直张千替杀妻》。
9、杵臼之交
解释: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吴大人家做舂米雇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后来公沙穆学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正义官员。
10、莫逆之交
解释:情投意合的朋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