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什么意思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只当过你一天的老师,那么终生都要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这是从尊师重道的角度来说的,没有错。但是有的时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也并不可能对这位一日之师像父亲一样尊重,所以有的人认为它是错的。
在师道尊严的封建礼教社会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可以说是绝对权威的,孔子所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生,个个都把孔子当作父亲一样供奉着。他们孝敬孔老先生的故事,比比皆是,流伟千古。而当今社会里,讲究的是人人平等,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的,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对老师的严格要求看不观,甚至还有报复老师的现象不时出现,这在古代会被定为大逆不道,要诛不九族的。前段时间网上炒得很凶的常某打老师的案件,在强大的民愤压力下,终于以判刑一年半而尘埃落定。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当今社会尊师还真是做得不够好啊。必须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这句话在古代是正确的,在现代就不太合适。古代的老师不仅要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导的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哲学。老师犹如学生的父亲,学生犹如老师的孩子。那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可以理解了。现代社会的教育体制当中,老师教导的只有孩子的科学文化知识部分,可以教导孩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今天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不太合适了。但不可否认,今天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仍然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不单教导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学生一生追求的精神楷模。这样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可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说可以,要当真,真心不行。要在从前的从前或许行,那个时候,拜上一个老师,要学几年,甚至好多年,或许这辈子的学习生涯就这么一个老师,顶多几个老师。生我者父母,教我者老师。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给自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论功德,或许高于父母。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教育模式变了,教育观念也变了,现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知要遇到多少老师,几十,几百都有可能,那得多少师父啊!据专家说,教育成了服务性行业,教师花着纳税人的钱,学生就是老师的上帝,教好了理所当然,而且部分家长认为不是老师教得好,而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和老师的教关系不大。要是教不好就千夫所指,丢掉饭碗都是有可能的,这样的环境下,还好意思¨终生为父¨吗!
此师非彼师
首先要联系这句话的背景年代来理解,里面的师跟现在意义上的师是不一样的。以前拜师要行大礼,签契约的,而且还不是谁都能有这个机会的。一旦行了大礼,签了契约,要严格按照“天地君亲师”的礼节尊重老师,听命于老师。而今的老师,跟以前的老师是没法比的。
其次,师者的职责也有不同。以前老师要对学生负责,教学生技艺,更教学生为人。而今的老师,课堂教育分段教学,老师各管一摊,走过路过就算教过了。
所以,这句话放在以前就是对的,放在当今就不一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