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加缪的友谊_萨特,加缪或卡夫卡
“后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多个文学流派,主要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虽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繁荣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但是对后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和“新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承袭了存在主义哲学对于人的存在的关注,作家们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存在的哲学思考,探讨存在的荒诞性、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等问题。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波伏瓦等。
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后流传到欧美各国。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力图展现世界的“荒诞”以及在“荒诞”世界中人类的异化、苦恼、烦闷和孤独的情绪。荒诞派戏剧在艺术手法上具有反传统戏剧的独特性:传统的戏剧情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破碎的、看似缺乏连贯性的片段;典型的人物形象被抽象化、平面化的人物所取代;人物语言深度化模式被打破,代之以看似毫无目的的、缺乏逻辑性及深度涵义的人物对话。
总而言之,荒诞派戏剧以反传统戏剧的“荒诞”形式表现“荒诞”主题。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法国的尤奈斯库、阿达莫夫、让?热内,英国的贝克特、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等。
新小说与荒诞派戏剧同一时期兴起于法国。新小说提倡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其共同的艺术旨趣是:不再追求小说对于意义的揭示,却表现出怀疑一切信仰的精神危机;打破传统小说中的故事性与情节性,力图以此方式展现世界的荒诞;不再以人为中心,侧重描写物的世界。娜塔丽?萨洛特、罗伯一格里耶、布托尔、西蒙等是重要的新小说家。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美国的一批作家,他们受到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反叛原有的价值体系,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创作表现了时代特征以及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垮掉的一代”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社会压抑的反抗,他们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反叛的形象。这类形象往往狂放不羁,蔑视一切,并以放纵、堕落、颓废甚至犯罪来表现自身的反叛。
“垮掉的一代”在艺术手法上主张对高雅艺术特点的抛弃,作品的结构往往是自由的,语言风格狂放甚至粗鄙。凯鲁亚克、金斯堡是代表性作家。
黑色幽默是美国六七十年代颇为流行的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以调侃轻松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外在形式,表现压抑、沉闷、绝望的情绪和对荒诞世界的思考,因此它又被称为“绝望的喜剧”和“绞刑架下的幽默”。主要作家有海勒、冯尼格特、品钦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拉丁美洲,60年代达到高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融会了印第安精神和拉丁美洲本土文化,表现出作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这在后现代主义文学范围内是与众不同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多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同时往往又带上神秘的魔幻色彩。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利亚斯、墨西哥的鲁尔福等。
“后现代派”在法国有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尤奈斯库和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这些派别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派称为“后现代派”或“后现代主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惨重,欧洲许多城市成为废墟,欧美各国经济上很不景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感到四周一片黑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产生悲观绝望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社会上泛滥,文坛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的现代派文学流派。这些流派被称为“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在法国有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尤奈斯库和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这些派别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后现代派”势力强大,派别繁多。不但有荒诞派戏剧;还有荒诞派小说。此外还有黑色幽默小说、垮掉的一代、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新“新小说”、超级小说、抽象小说、超现实主义小说等。黑色幽默小说在美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