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小故事_舍生取义的人的故事
公孙杵臼舍身,程婴取义,赵氏孤儿是个好例子。
舍身取义该没反面例子子吧,比如卖友求荣或是忘恩负义倒是例子很多,比如袁世凯,变法中出卖朋友以求功利。
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北宋范仲淹
翻译: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翻译: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翻译: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6、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谭嗣同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文天祥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