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内容

老子留给我们哪些名言_老子带给我的人生感悟

bellaraz2个月前 (09-03)百科知识4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原文】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评析】
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赏析: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会显露出来了;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善的时候,恶就会由此而产生。

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赏析: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不用空洞的言辞教化而使民自化,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它滋养了万物并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相关文章

讲诚信的古文_讲诚信的古诗文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

关于美丽中国的名人名言_关于美丽中国的例子

我住在繁华的大上海,这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东方明珠塔一共有三个塔球,三个塔球都亮着光芒。东方明珠塔卓然秀立于黄浦江岸边、现代化建筑群中。到了夜晚,电视塔上闪烁着美丽的彩灯,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看塔正...

中国传统奉献的名言_从古至今具有奉献精神的中国人物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释义: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释义: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

老子关于水的名言_老子讲水的名言

"水入百川,百川归海" 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它出现在第三十章,意味着水流会汇聚成大海,在水的流动中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归一的规律。这句话也被用来比喻众多事物归于一体,传达了和谐统一、万...

关于鼓励的事例_鼓励的名人例子

1.韩信.当年忍受跨下之辱,衣锦还乡后将当年侮辱他的人封为护军卫,放在自己身边重用. 2.康熙在千叟宴上感谢葛尔丹,感谢鳌拜,感谢郑经和吴三桂。“没有你们,就没有朕,朕敬你们,朕的敌人。鼓励是指通过积...

中庸100句精髓_中庸精选二十句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