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典故或名言_舍生取义的典范
谭嗣同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孟子曰:“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③者也。
——孟轲
选自《孟子·告子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的名言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在元军南下攻宋时,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后又聚兵抗元,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即使许以高官,仍誓死不屈,最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关于舍生取义名人名言:
1.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孟轲: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舍生取义的两个小故事:
1.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2.文天祥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问题中关于“舍生取义”的名人名言,首选文天祥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实际就是“舍生”,“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