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的古语_关于礼的古诗词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论语》首篇《学而》在古代,“朋友”一词是一个很庄重的称谓。“朋”是指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友”是指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合而论之,“朋友”就是指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切磋,互相促进,能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语出《颜渊》,是子夏劝慰同学司马牛的一句话司马牛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他心中却有一个难以抹去的隐痛,就是他的哥哥桓魋。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常行恶事,且有作乱之心,甚至要杀害孔子。有这样一个哥哥,司马牛满心忧虑。虽然孔子用“君子不忧不惧”来劝慰他,但他仍伤心的认为“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却没有。。于是子夏劝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一个人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以兄弟之情来对待你。扩展资料古代礼仪的技巧1、叉手礼是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行礼时用左手三指握右手大拇指,左手大拇指向上伸直,小拇指向着右手腕,右手四指伸直。2、平常见面,为求简便迅捷则行拱手、作揖等礼节以表示礼貌。拱手礼比较简便,形式是人站立,两手合抱于胸前,通行的惯例是左手抱住右手。
3、作揖和拱手相近,以双手抱拳上下左右晃动的动作表示礼貌。对不同的对象行作揖礼在动作上有区别。
关于礼仪的古语如下:
1、《礼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3、《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论语·卫灵公》: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6、孟子:尊敬之心,礼也。
7、荀子: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